紧缚av一区二区,多姿,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性生活视频

無障礙  |  關懷版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行政規范性文件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行政規范性文件

下載文字版 下載圖片版 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關于印發重慶市“污水零直排區”

建設行動方案的函

渝環規〔20245

?

各有關單位(附后):

為全面貫徹落實美麗重慶建設大會精神,以高標準“治水”牽引帶動高水平治污,切實解決“反復治、治反復”問題,我們制定了《重慶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組織實施。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

?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

?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 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

?

?

?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618

(此件公開發布)

?

?

?

重慶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

?

為全面貫徹落實美麗重慶建設大會精神,以高標準“治水”牽引帶動高水平治污,切實解決“反復治、治反復”問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堅決打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攻堅戰,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因地制宜、創新探索,鞏固成果、打造標桿,注重結合、邊查邊改,數字賦能、久久為功”原則,系統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不斷推動治水工作體系迭代升級,高標準打造生態環境治理市域標桿,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市域范例提供有力支撐。

2025年年底,30%以上的鄉鎮(街道)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其中,長江沿線80%的鄉鎮(街道)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長江沿線所有工業園區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

2027年年底,80%以上的鄉鎮(街道)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其中,長江沿線所有鄉鎮(街道)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全市所有工業園區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打造1000個生活污水“零直排”行政村社示范;船舶污水“零直排”模式得到進一步鞏固,形成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治污標志性成果。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程。以鄉鎮(街道)建成區為單位,聚焦“源、網、廠”,實施排水單位達標創建、補齊設施管網短板,推動城鎮建成區范圍內污水“應分盡分、應截盡截、應處盡處”。

1.推進污水零直排細胞建設。以生活小區、非生活小區(商場、寫字樓、醫療機構、學校、公共機構、交通客運場站等)為排水單元,全面排查雨污分流及截污納管情況,查清排水管網混錯接、重大病害問題,開展排水單位達標改造,推動創建污水零直排細胞。(市住房城鄉建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教委、市交通運輸委、市商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機關事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下均需各區縣有關部門落實,不再列出)

鄉鎮(街道)建成區范圍內的重點涉水企業,一并納入零直排細胞(非生活小區)建設范疇,建設標準參照《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技術要點》執行。(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2.推動市政排水管網精細化排查整治。全面查清城鎮排水管網混錯接、病害問題,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問題整改項目庫,系統化推進城鎮管網缺失、雨污混流、堵塞塌陷等問題整改。(市住房城鄉建委負責)

3.提升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能。全面排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推進滿負荷、超負荷設施新改擴建和運行不穩定設施技術改造。鼓勵打造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探索污水熱源泵、污泥沼氣熱電聯產、光伏發電、尾水發電等資源化利用新方式,實施精準曝氣、精準加藥等節能減碳措施。(市住房城鄉建委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參與)

4.建立長效運維管理機制。健全完善排水許可、截污干管接入管理、化糞池運維管理、管網巡查管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日常運維監管、排污口規范管理等制度。(市住房城鄉建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程。以工業園區組團為單位,聚焦“源、網、廠”,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環境執法專項行動,規范工業企業排水監管、補齊設施管網短板,推動工業園區“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在建工業園區、無企業入駐的工業園區暫不納入此次建設行動。

1.加強工業污水源頭管控。全面排查工業園區范圍內企業排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推進工業企業排水管網混錯接、重大病害以及設施運行不正常等問題整改,推動工業企業雨污水規范分類收集、處置、排放。(市生態環境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管網精細化排查整治。全面查清工業園區排水管網混錯接、重大病害問題,系統化推進工業園區管網缺失、雨污混流、堵塞塌陷等問題整改。推動化工園區管網可視化改造,鼓勵新入園企業實施污水管網可視化設計施工。(市生態環境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行效能。全面排查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摸清設施性質類型、處理工藝、收水范圍,推進滿負荷、超負荷運行設施新改擴建以及運行不穩定設施技術改造。(市生態環境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依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產廢水的工業園區,應按規定對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處理工藝、穩定達標排放等情況開展評估。(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參與)

4.提升智慧化監管水平。健全完善排污許可核發監管、管網長效管護、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排污口規范管理等制度。健全工業園區外工業企業污水排放監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參與)

5.提高應急風險防控水平。完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深入排查園區內應急池、應急閘壩等環境應急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完善園區應急管理機制,完善工業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強化園區管理部門環境安全監督責任。(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科技局等部門參與)

(三)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

1.探索開展試點。堅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的原則,綜合采取改廁暨戶廁糞污管控、集中資源化利用、納管處理、集中達標處理技術路線,探索綜合采取四種模式實現區域農村生活污水全治理。(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參與)

2.總結提煉經驗。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經驗,形成“建得起、用得了、管得好”、適應不同規模、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地理位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術路線和典型模式,探索山區庫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參與)

3.推動示范建設。對1000個已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社,推動其“零直排”示范建設,系統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打造重慶農村生活污水多元治理的樣板。(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參與)

(四)打造船舶污水“零直排”新標桿。

1.提升船舶污水接收轉運處置效能。加強接收設施運維管理,規范發展流動接收力量,全面鞏固船舶水污染物船上儲存、交岸處置“零排放”模式和運行機制,全域實施船舶污水“零直排”管理。圍繞防止船舶污水偷排,強化“船城”全過程全鏈條業務協同,推動港口接收設施與城市公共轉運處置設施有效銜接。探索強化船舶污水“收集接收轉運處置”全鏈條全過程閉環監管工作機制,規范船舶污水接收服務行為,確保到港船舶污水應收盡收,形成示范推廣經驗模式。(市交通運輸委、重慶海事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船舶洗艙污水監管。建立完善載運散裝液體危險貨物船舶洗艙管理機制,引導船舶規范洗艙,防控船舶安全風險、消除船舶安全隱患。加強洗艙基地運維監管,完善轉運處置設施有機銜接機制,促進洗艙設施安全高效運行。強化危化品船舶洗艙水產生、送交、轉運、處置各環節監管,嚴厲打擊違規洗艙、排放洗艙水等違法行為,確保載運化學品船舶洗艙作業基本實現應洗盡洗。(市交通運輸委、市生態環境局、重慶海事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步驟安排

(一)排查建立清單。分類組織排查摸底,結合相關領域專項行動,全面摸清排水單元排水現狀及截污納管情況,厘清管網底數和病害問題,掌握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等情況。20249月前,各區縣完成排查摸底任務,分類建立完善排查臺賬。

(二)系統制定方案。堅持立足實際、著眼長遠,按照“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系統謀劃、科學推進”原則,因地制宜編制建設方案。202410月底前,各區縣完成建設方案編制;建設方案要結合排查臺賬,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一鎮一策”“一園一策”明確工作措施、時序安排、任務分工等內容

(三)有序推動建設。堅持“點面結合、整體推進”,加強統籌協調,對工作任務實行“清單化”閉環管理,倒排工期、打表推進,定期開展建設成效評估,加強建設進度調度督辦,確保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

(四)同步推進試點。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按照邊試點、邊總結、邊提升、邊推廣原則,明確試點目標、實施范圍、具體措施、工作進度等內容,有序推進試點示范,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總結提煉,積極推介推廣,形成典型案例材料。

(五)分級組織驗收。按照“屬地負責、逐級驗收”原則,開展評估驗收。各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對照驗收標準完成自查評估;各區縣工作專班負責對鄉鎮(街道)、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進行驗收;市級工作專班負責對區縣“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情況進行抽查,并不定期組織開展“回頭看”,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區縣整改,問題頻發或多次整改不到位的,督促區縣按照流程重新實施建設驗收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是推動解決全市突出水環境問題的重要工作,是推動治水工作體系迭代升級的關鍵之舉。市級有關部門聯合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對“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的組織推動,定期研究調度重大事項和工作進展。各區縣要結合實際成立工作專班,負責本轄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的實施和驗收。

(二)明確職責分工。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牽頭制定建設驗收標準,具體任務由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污水零直排細胞的建設統籌調度遵循“環保三管三必須”原則,分別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其中,市住房城鄉建委負責生活小區零直排細胞建設統籌調度,市商務委負責商場、寫字樓零直排細胞建設統籌調度,市衛生健康委負責醫療機構零直排細胞建設統籌調度,市教委負責學校零直排細胞建設統籌調度,市機關事務局負責公共機構零直排細胞建設統籌調度,市交通運輸委負責客運場站零直排細胞建設統籌調度,市城市管理局負責化糞池問題整改

(三)突出示范引領。選擇一批基礎扎實、條件較好、積極性高的鄉鎮(街道)、工業園區為重點,率先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措施得力、機制完善、效果明顯,具有引領作用的示范鄉鎮(街道)、工業園區,形成全市建設工作樣板

(四)加強資金保障。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按照市與區縣有關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規定,統籌做好“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相關工作經費保障。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推動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環境保護基金,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參與“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五)強化數字賦能。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把數字化、一體化、現代化貫穿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過程各方面,找準各行業領域重點場景創新突破點,加快推進市級重點應用開發,推動由經驗管理、人工管理向智慧化管理轉變,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六)強化激勵約束。市級有關牽頭部門應當將“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納入本行業各類年度目標考核,將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區縣納入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典型案例,在中央資金分配中給予傾斜。工作敷衍、進度滯后、弄虛作假的區縣,由市生態環境局納入“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

(七)強化宣傳引導。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引導各類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等參與建設活動。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建設成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努力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30日后施行。

?

附件:1.各區縣“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任務安排表

? ? ? 2.沿江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名單

? ? ? 3.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技術要點

? ? ? ? ? ??4.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技術要點

?

附件1

各區縣“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任務安排表

?

區縣

2025

2027

城鎮建設計劃(比例)

工業園區建設計劃

城鎮建設計劃(比例)

工業園區建設計劃

萬州區

35%以上

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九龍園(國家級)、五橋園(國家級)、天子園(國家級)、高峰園(國家級)、新田園(國家級)、萬州綜合保稅區(國家級)

80%以上

黔江區

20%以上

80%以上

黔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青杠組團(黔江區)(省級)

涪陵區

40%以上

涪陵高新區李渡工業園(省級),涪陵高新區涪陵臨港經濟區化工產業園(龍橋組團)(省級),白濤工業園區白濤組團(省級)、清溪組團(省級)

80%以上

涪陵綜合保稅區(國家級)

渝中區

40%以上

100%

大渡

口區

60%以上

建橋工業園區A組團(省級)、B組團(省級)

100%

建橋工業園區C組團(省級)

江北區

40%以上

港城工業園區(省級)

100%

沙坪

壩區

40%以上

100%

沙坪壩工業園區A區(省級)

九龍

坡區

40%以上

100%

九龍工業園區B3區(省級),L分區(省級),B區、B2區(省級),西彭工業園區ABCDFJL分區(省級)

南岸區

60%以上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茶園片區(茶園、長江、東港、南坪西區)(國家級)

100%

北碚區

40%以上

100%

同興工業園區蔡家組團/蔡家智慧新城(省級)

渝北區

40%以上

100%

空港工業園區空港組團(省級)、前沿科技城(含唐家沱)(省級)

巴南區

30%以上

巴南工業園區木洞組團(省級)、麻柳組團/國際生物城(省級)、魚洞組團/天明組團/大江科創城(省級)、花溪組團(省級)

100%

巴南工業園區界石組團/數智產業園(省級)

長壽區

30%以上

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壽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晏家組團)(國家級)、江南組團(國家級)、八顆組團(國家級),

80%以上

長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組團(省級)、葛蘭組團(省級)

江津區

30%以上

江津綜合保稅區(國家級),江津工業園區德感組團(省級)、珞璜組團(省級)、白沙組團(省級)

80%以上

江津工業園區(雙福組團)(省級)

合川區

30%以上

100%

合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玉龍組團(省級)、五尊組團(省級)、九峰組團(省級)、古圣組團(省級)、黃金組團(省級)

永川區

30%以上

永川綜合保稅區(國家級),永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教組團/三教產業園(國家級)、鳳凰湖工業園/鳳凰湖產業園(國家級)、大安組團(國家級)、港橋工業園/港橋產業園(國家級)

100%

南川區

30%以上

80%以上

南川工業園區南平組團(省級)、水江組團(省級)、龍巖組團(省級)

綦江區

30%以上

80%以上

綦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渡鋁產業園/北渡組團(省級)、橋河組團(省級)、食品園組團(省級)

大足區

30%以上

100%

大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萬古組團(省級)、龍水工業園區/龍水組團(省級)

璧山區

30%以上

璧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奧康組團(國家級)、河西組團(國家級)、青杠組團(璧山區)(國家級)

100%

銅梁區

30%以上

100%

銅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蒲呂工業園/中心園區(省級)、銅梁工業園/中心園區(省級)、大廟組團(省級)

潼南區

30%以上

100%

潼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南區組團(省級)、北區/潼南高新區化工產業園北區(省級)、東區/潼南高新區化工產業園東區(省級)

榮昌區

30%以上

榮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富組團(國家級)、板橋組團(國家級)、榮隆組團(國家級)

100%

開州區

30%以上

80%以上

開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趙家組團(省級)

梁平區

30%以上

80%以上

梁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組團(省級)

武隆區

30%以上

80%以上

武隆工業園區白馬組團(省級)、長壩組團(省級)

城口縣

25%以上

80%以上

城口工業園區巴山組團(省級)、廟壩組團(省級)

豐都縣

25%以上

豐都工業園區水天坪組團(省級)、湛普組團(省級)

80%以上

豐都工業園區玉溪組團(省級)

墊江縣

25%以上

80%以上

墊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縣城組團(省級)、高安組團(省級)、澄溪組團(省級)

忠縣

25%以上

忠縣工業園區烏楊組團(省級)

80%以上

云陽縣

25%以上

云陽工業園區人和組團(省級)

80%以上

奉節縣

25%以上

80%以上

奉節工業園區草堂組團(省級)

巫山縣

25%以上

80%以上

巫山工業園區巫山縣工業園區職教園/職教組團(省級)

巫溪縣

25%以上

80%以上

巫溪工業園區鳳凰組團(省級)

石柱縣

25%以上

80%以上

石柱工業園區南賓組團(省級)

秀山縣

25%以上

80%以上

秀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秀山工業園(省級)

酉陽縣

25%以上

80%以上

酉陽工業園區板溪組團(省級)、龍江組團(省級)、小壩組團(省級)、麻旺組團(省級)

彭水縣

25%以上

80%以上

彭水工業園區保家工業園區(省級)

萬盛經開區

50%以上

80%以上

萬盛工業園區關壩組團—扶歡循環經濟產業園(省級)、平山組團(省級)、

雙橋

經開區

50%以上

100%

重慶雙橋工業園區雙橋組團(省級)、郵亭組團(省級)

兩江

新區

50%以上

重慶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國家級)、兩江新區龍興工業園/龍興新城(國家級)、水土高新園/水土新城(國家級)、魚復工業園/魚復新城(國家級)

100%

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

50%以上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谷組團(國家級)、金鳳組團(國家級)

100%

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西永綜合保稅區)西永微電園(省級)、九龍工業園區C區(省級)

?

附件2

沿江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名單

?

區縣

沿江鄉鎮(街道)

沿江工業園區*

萬州區

高筍塘街道、牌樓街道、龍都街道、鐘鼓樓街道、百安壩街道、陳家壩街道、高峰街道、武陵鎮、瀼渡鎮、甘寧鎮、熊家鎮、小周鎮、大周鎮、新田鎮、新鄉鎮、太龍鎮、溪口鄉、長坪鄉、燕山鄉、黃柏鄉

萬州經開區九龍園(國家級)、新田園(國家級)

涪陵區

敦仁街道、崇義街道、江北街道、江東街道、李渡街道、龍橋街道、馬鞍街道、藺市街道、義和街道、百勝鎮、珍溪鎮、清溪鎮、南沱鎮、石沱鎮

涪陵高新區李渡工業園(省級)、涪陵高新區涪陵臨港經濟區化工產業園(龍橋組團)(省級)

渝中區

菜園壩街道、南紀門街道、朝天門街道

大渡口區

新山村街道、躍進村街道、九宮廟街道、茄子溪街道、建勝鎮、跳磴鎮

建橋工業園區A組團(省級)、B組團(省級)

江北區

寸灘街道、五里店街道、鐵山坪街道、江北城街道、五寶鎮

港城工業園區

九龍坡區

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西彭鎮、銅罐驛鎮

南岸區

銅元局街道、花園路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龍門浩街道、彈子石街道、南山街道、南坪鎮、涂山鎮、雞冠石鎮、峽口鎮、迎龍鎮、廣陽鎮

重慶經開區茶園片區(國家級)

渝北區

洛磧鎮

巴南區

魚洞街道、李家沱街道、龍洲灣街道、花溪街道、蓮花街道、木洞鎮、雙河口鎮、麻柳嘴鎮

巴南工業園區魚洞組團(省級)

長壽區

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

長壽經開區長壽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晏家組團)(國家級)、長壽經開區江南組團(國家級)

江津區

幾江街道、德感街道、鼎山街道、圣泉街道、油溪鎮、石門鎮、朱楊鎮、石蟆鎮、白沙鎮、龍華鎮、珞璜鎮、支坪鎮

江津工業園區德感組團(省級)、珞璜組團(省級)

永川區

松溉鎮、朱沱鎮

永川高新區港橋工業園(國家級)

兩江新區

郭家沱街道、魚嘴鎮

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國家級)

豐都縣

三合街道、名山街道、虎威鎮、樹人鎮、十直鎮、高家鎮、興義鎮、雙路鎮、湛普鎮、龍孔鎮

豐都工業園區水天坪組團(省級)、玉溪組團(省級)、湛普組團(省級)

忠縣

忠州街道、白公街道、新生街道、烏楊街道、任家鎮、洋渡鎮、東溪鎮、復興鎮、石寶鎮、涂井鄉

忠縣工業園區烏楊組團(省級)

云陽縣

青龍街道、雙江街道、人和街道、盤龍街道、云陽鎮、鳳鳴鎮、寶坪鎮、故陵鎮、紅獅鎮、巴陽鎮、棲霞鎮、龍洞鎮、新津鄉

云陽工業園區人和組團(省級)

奉節縣

魚復街道、永安街道、白帝鎮、朱衣鎮、永樂鎮、安坪鎮、康坪鄉

巫山縣

高唐街道、龍門街道、巫峽鎮、抱龍鎮、兩坪鄉、曲尺鄉、建平鄉、大溪鄉、三溪鄉、培石鄉

石柱縣

西沱鎮、沿溪鎮、黎場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沿江工業園區是指長江干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的工業園區。

附件3

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

建設驗收技術要點

?

一、適用范圍和對象

(一)適用范圍:重慶市行政區域范圍內鄉鎮(街道)(以下簡稱鎮街)建成區,指鎮街轄區內已成片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具備的區域。

(二)適用對象:包括市政排水管網、源頭排水戶(生活小區、非生活小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其中,生活小區(含工業園區地塊建設范圍內依托市政排水系統進行污水收集處理的生活小區)包含單體樓小區和非單體樓小區;非生活小區(含工業園區地塊建設范圍內依托市政排水系統進行污水收集處理的非生活小區)包含商場、寫字樓、醫療機構、學校、公共機構、交通客運場站等場所。

其中,位于工業園區外的重點涉水企業,由屬地人民政府牽頭,參照《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技術要點》同步推進排查、建設后,作為非生活小區排水單位納入屬地城鎮“污水零直排區”驗收范圍。

二、建設要點

排查摸清建設范圍內建設對象有關情況,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有序推進建設任務,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城鎮建成區污水“應分盡分、應截盡截、應處盡處”目標。

(一)排查要求。

1.市政排水管網。參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查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2012),開展雨污管網空間屬性排查和精細化排查,掌握建設區域污水、雨水收集管網及配套泵站建設情況,全面排查排水管網缺失、混接、錯接、滲漏、破損、淤堵、塌陷、錯位等情況,摸清排水管網存在的結構性和功能性問題。

2.源頭排水戶。

1)生活小區。單體樓生活小區重點排查主污水管、主雨水管是否堵塞、破損及錯混接,是否按規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網;小區是否按規范建設化糞池,化糞池是否存在堵塞、破損、泄漏等問題。非單體樓生活小區在單體樓生活小區排查內容基礎上,增加排查小區范圍內排水管網是否存在堵塞、錯接、漏接、錯位、破損、雨污混接,小區內及小區周邊是否存在污水滲漏、溢流等問題。

2)非生活小區。商業、寫字樓等非生活小區為單體樓的,參照單體樓生活小區開展排查,其中,位于單體樓內的公共機構、學校(幼兒園),不另開展排查。非生活小區為非單體樓的,參照非單體樓生活小區開展排查。醫療機構需排查醫療廢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

生活小區裙樓及底層商業排水系統與生活小區共享的,與生活小區作為同一單元進行排查;具有獨立排水系統的,按非生活小區要求單獨進行排查。

3.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面排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服務范圍、服務人口、處理能力、運行負荷、進出水濃度等基本情況,掌握運行維護、自行監測、自動監測、應急管理、排污口設置審批管理等日常監管情況。

(二)建設要求。

1.市政排水管網。加大排水管網建設力度,查漏補缺,建設區內無排水管網空白區域。系統化推進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病害治理,基本消除存量市政管網雨污錯接點位。

2.源頭排水戶。推進生活小區、非生活小區規范截污納管,消除化糞池堵塞、破損、泄漏等問題以及小區范圍內排水管網缺失、堵塞、漏接、錯位、破損、雨污混接等問題;生活小區、非生活小區周邊無污水溢流,主雨水管網(接入市政雨水管網處)原則上晴天不排水。

醫療機構按規范建成醫療廢水收集處理設施,出水穩定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

3.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推進滿負荷、超負荷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新改擴建和運行不穩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技術改造,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現穩定運行、達標排放。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設置審批符合相關規定,按照《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HJ 13092023)完成規范化建設。

(三)長效機制建設要求

1.建立設施管網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常態化的安全運行檢查、管理機制,強化排水管網及配套設施日常運維,制定并實施排水管網及配套設施巡查、養護和維修方案,明確日常管護責任,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動態清零,確保管網及配套設施運行良好。

2.建立排水許可管理制度。嚴格排水許可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規定全面落實排水許可、排污許可、接改溝許可制度。排水主管部門建立排水許可監督檢查制度,制定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定期對已許可排水戶排水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3.建立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監管制度。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強化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及自動監測設備等配套設施的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建立完善的臺賬管理制度,規范記錄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出水情況等信息

三、評估驗收

(一)驗收標準。根據建設評分細則,得分在90分(含)以上的為優秀,80分(含)—90分為合格,80分以下為不合格。

(二)驗收程序。驗收工作按照“屬地負責、逐級驗收”原則,采取“鎮街負責、區縣把關、市級抽查”三級驗收制度。

1.提交申請。鎮街對照《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完成轄區內“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單元自查,編制鎮街“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自評估報告,得分達到合格及以上級別的,向區縣工作專班提交驗收申請。

2.組織驗收。區縣工作專班組織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成立驗收小組,按照《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對提交申請的鎮街進行驗收。

3.結果公示。通過區縣工作專班驗收的鎮街,驗收結果在當地主要媒體或政府門戶網站上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期滿后,報市級工作專班備案。

4.市級抽查。市級工作專班成立工作小組,采取隨機抽樣方式對已完成驗收的鎮街進行抽查,每個區縣隨機抽取2—3個鎮街進行復查,抽查不合格的,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自查合格后,提請市級工作小組復核。

(三)驗收抽樣。排水戶建設成效驗收采用隨機抽查或全核查方式開展,建設區內生活小區(包括共用排水系統的底層商業和裙樓)不足5個的,驗收時全部核查,超過5個的,隨機抽查,抽查樣本量不少于5個,必須包含最大、最老及排水系統最復雜的生活小區;非生活小區樣本量不足10個的,驗收時全部核查,超過10個的,隨機抽查,抽查樣本量不少于10個,且各類別抽查樣本量不少于1個。市政排水管網建設成效驗收采用資料查閱和現場抽查(開井檢查)方式開展,隨機核查精細化排查及問題整改臺賬資料,核查比例不少于建設任務的30%,現場抽查雨水管網、污水管網各20處及以上或抽查長度不少于1 km。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對應排污口抽查樣本量不少1個,同時,對于接納工業廢水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對應排污口,必須核查,且不占用規定的抽查樣本量個數。

?

附表: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

?

附件3之附表

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

序號

建設項目

考核內容及標準

分值

評分細則

驗收方法

1

基礎工作(40分)

全面摸清鎮街建成區范圍內排水戶的排水情況,有完整的排水戶排查臺賬。

10

現場排查,建立排污水戶排查臺賬。

排水戶排查率100%,排查信息詳實、準確的,得10分;排查率每降低10%1分,排查信息缺失明顯或嚴重失真的,發現一處扣0.5分,扣完為止(下同)。

臺賬資料、現場檢查

2

開展市政管網空間屬性排查和精細化排查,有完整的市政管網排查臺賬及管網走向圖。

10

現場排查,參照《城鎮排水管道檢查與評估技術規程》(CJJ181—2012)完成雨污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空間屬性排查和精細化排查。

市政管網排查率100%,排查信息詳實、準確、有管網分布圖的,得10分;排查率每降低10%1分,排查信息缺失明顯或嚴重失真的,發現一處扣0.5分。

臺賬資料、現場檢查

3

全面摸清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有完整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排污口排查臺賬。

5

現場排查,建立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排污口排查臺賬。

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排污口排查率100%,排查信息詳實、準確的,得5分;排查率每降低10%1分,排查信息缺失明顯或嚴重失真的,發現一處扣0.5分。

臺賬資料、現場檢查

4

具有完整的“一鎮一策”工作

措施。

10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措施因地制宜、針對性強、系統性強,建設進度安排合理,責任分工明確的,得10分;根據詳實程度酌情扣分,存在前后矛盾的,發現一處扣1分。

任務清單

5

具有系統的排查結果。

5

問題清單、任務清單齊全詳實的,得5分;缺一項扣2.5分,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相矛盾,責任落實不明確的,可酌情扣分。

臺賬資料

6

項目建設(40分)

按照“一鎮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10

現場抽查,按照《重慶市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評分標準》執行,問題整改率達到100%,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自查合格率達到100%(按建設單元計),抽查樣本合格率100%的,得10分;合格率(按上述三項合格率中最低值計)每降低10%1分。

建設臺賬、自評估報告、現場檢查

7

按照“一鎮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非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10

現場抽查,參照《重慶市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評分標準》執行,問題整改率達到100%,非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自查合格率達到100%(按建設單元計),抽查樣本合格率100%的,得10分;合格率(按上述三項合格率中最低值計)每降低10%1分。

建設臺賬、自評估報告、現場核查

8

按照“一鎮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市政管網雨污分流改造、管網病害問題修復,污水管網、雨水管網無錯接、漏接、混接、堵塞、破損等。

12

現場檢查,管網問題整改率達到100%,得12分;整改未完成的,整改率每降低10%1分。

管網整改臺賬、自評估報告、現場檢查

9

按照“一鎮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整治,對應排污口設置審批符合規定,規范化建設符合《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HJ 1309—2023)要求。

8

現場檢查,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問題整改率達到100%,得8分;整改未完成的,整改率每降低10%,扣1分。

整改臺賬、自評估報告、現場檢查

10

長效監管機制(20分)

建立常態化的安全運行檢查、管理機制,強化排水管網日常運維,制定并實施排水管網設施巡查、養護和維修方案,明確日常管護責任,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動態清零,確保管網設施運行良好

5

有長效管護工作機制,有日常養護工作計劃,有專業的運維團隊的,得5分;機制不健全、團隊不專業的,酌情扣分。

運維臺賬資料

11

4

有隔油池、沉砂池、化糞池定時清掏記錄,雨、污管網定時巡查、清理、維護記錄,管網沒有明顯淤積、破損,泵站運行正常的,得4分;可視記錄詳實情況及問題響應時效性酌情扣分。

12

嚴格執行許可管理,落實排水許可、接改溝許可和排污許可證的發證管理和證后監管。

5

排水許可、排污許可證和接改溝許可發放符合《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規定,證后管理規范的,得5分;發現不規范情況的,發現一處扣0.5分。

13

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及其排污口運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開展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及自動監測設備等配套設施的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建立完善的臺賬管理制度,規范記錄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出水情況等信息。

3

污水集中處理實施運行維護符合《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 60—2009)等有關標準,自動監測設備運行正常,運行臺賬規范完整的,得3分;不滿足上述要求的,可視設施運行狀況和出水達標情況酌情扣分。

14

3

定期開展入河排污口巡查并詳實記錄巡查情況,破損維護時效性強,異常排污記錄準確、上報及時的,得3分;不滿足上述要求的,可視巡查監管實際情況酌情扣分。

?

附件4

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驗收技術要點

??

一、適用范圍及對象

(一)適用范圍:重慶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產業集聚區園區、工業集中區等工業園區(以下統稱“工業園區”)及園區外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

產城融合發展模式的工業園區,由區縣住房城鄉建設管理部門與園區管理機構協商劃定邊界范圍,按照工業園區地塊、城鎮建成區地塊分別推進建設。

(二)適用對象:工業園區地塊范圍內的源頭排水戶(含工業企業、非工業企業)、排水管網、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園區外重點涉水企業。

其中,納入工業園區地塊建設范圍內,依托園區排水系統進行污水收集處理的生活小區、非生活小區,由工業園區管理機構牽頭,參照《重慶市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驗收技術要點》同步推進排查、建設后,作為源頭排水戶統一納入工業園區驗收范圍。

二、建設要點

排查摸清建設范圍內建設對象有關情況,規范工業企業排水監管、補齊設施管網短板,推動工業園區“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

(一)排查摸底。

1.源頭排水戶(工業企業)。開展企業排水情況排查,摸清工業園區地塊范圍內涉水企業數量,涉水企業污水性質、特征以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摸清企業內部污水、雨水管網建設及收集情況,涉水企業污水產生量、處理量、排放量及排放去向等情況;涉水企業自動監測設備安裝、聯網情況;石油化工、石油煉制企業是否按規定開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

2.排水管網。開展工業園區雨污管網空間屬性排查和精細化排查,掌握工業園區建設范圍內污水、雨水收集管網(配套泵站)建設情況;全面排查排水管網缺失、滲漏、混接、錯接、破損、淤堵、塌陷、錯位等情況,摸清排水管網是否存在結構性和功能性問題;化工園區是否按要求建設專管及明管輸送的配套管網,是否按規定收集處理初期雨水。

3.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面排查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摸清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性質類型、運行負荷、排放標準及排放現狀、日常運維管理、自動監測設備建設維護、排污口設置審批管理等基本情況;依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產廢水的工業園區,是否對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處理工藝、穩定達標排放等開展評估;依托企業污水處理設施作為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按照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要求進行排查摸底。

(二)建設要求。

1.源頭排水戶(工業企業)。推進涉水企業按照規定、規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保障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推進涉水企業開展內部排水管網整治,消除堵塞、漏接、錯位、破損、雨污混接等問題,確保企業無私設暗管等偷排漏排行為,企業周邊無污水溢流現象,污水、雨水實現分類規范收集處置;涉水企業按照規范要求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

石油化工、石油煉制企業應按《石油化工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H/T 30242017)等相關規定建設初期雨水收集管網和初期雨水收集池,確保初期雨水按規定收集并有效處理。

2.排水管網。推進工業園區排水管網查漏補缺,消除管網空白區域;系統推進工業園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病害治理,排查發現的滲漏、混接、錯接、破損、淤堵、塌陷等結構性和功能性問題得到解決;化工園區按要求建設專管及明管輸送的配套管網,并按規定組織開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

3.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推進滿負荷、超負荷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新改擴建以及運行不穩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技術改造,確保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現穩定運行、達標排放;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按照規范安裝出水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排污口設置審批符合相關規定并完成規范化建設;依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產廢水的工業園區和企業,對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處理工藝、穩定達標排放等情況開展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要限期退出,經評估可繼續接入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應當依法取得排污許可;依托企業污水處理設施作為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應按照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要求進行管理。

(三)長效機制建設要求。

1.完善排污許可監管機制,鞏固排污許可全覆蓋成果,提高排污許可核發質量,提升工業園區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精準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2.建立管網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常態化安全運行檢查、管理機制,強化排水管網日常運維,制定并實施排水管網設施巡查、養護和維修方案,明確日常管護責任,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動態清零,確保管網設施運行良好。

3.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強化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及自動監測設備等配套設施的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建立完善的臺賬管理制度,規范記錄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出水情況等信息。

4.建立園區應急管理機制。工業園區應制定有效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或應急管理制度;對管網破損、納管廢水溢漏、納管廢水對污水處理設施造成沖擊等突發環境事件有較好的應急管理對策。

三、評估驗收

(一)驗收標準。根據建設評分細則,得分在90分(含)以上的為優秀,80分(含)—90分為合格,80分以下為不合格。

(二)驗收程序。

1.提交申請。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對照《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組織對各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情況開展自查評估,編制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自評估報告,得分達到合格及以上級別的,向區縣工作專班提交驗收申請。

2.組織驗收。區縣工作專班組織生態環境、經濟信息等相關部門成立驗收小組,按照《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對提交申請的工業園區進行驗收。

3.結果公示。通過區縣工作專班驗收的工業園區,驗收結果在當地主要媒體或政府門戶網站上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期滿后,報市級工作專班備案。

4.市級抽查。市級工作專班成立工作小組,采取隨機抽樣方式對已完成驗收的工業園區進行抽查,每個區縣抽查數量不少于1個,抽查不合格的,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自查合格后,提請市級工作小組復核。

(三)驗收抽樣。驗收時采取隨機抽查和全核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業園區內源頭排水戶不足5個的,驗收時全部核查,超過5個的,隨機抽查,抽查樣本量不少于5個;工業園區組團排水管網建設成效驗收采用資料查閱和現場抽查(開井檢查)方式開展,隨機核查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核查比例不少于任務清單的30%,現場抽查雨水管網、污水管網各10處及以上或抽查長度不少于1 km;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其對應排污口抽查樣本量不少于1個。

?

附表: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

?

附件4之附表

重慶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評分細則

序號

項目

考核標準及內容

分值

評分細則

驗收

方法

1

基礎

工作

40分)

全面摸清園區源頭排水戶及其排水情況,填寫完整的工業園區源頭排水戶名單調查表、源頭排水戶(工業企業)調查表、源頭排水戶(生活小區)調查表、源頭排水戶(非生活小區)調查表。

8

現場排查,工業園區內源頭排水戶排查率100%、排查信息真實準確的,得8分;排查率每降低10%,扣1分,排查信息缺失明顯或嚴重失真的,發現一處扣0.5分,扣完為止(下同)。

現場核查,排查臺賬

2

全面排查工業園區雨污水排水管網和泵站建設運行情況,查清園區排水管網存在問題,填寫完整的工業園區排水管網調查表。

8

工業園區排水管網調查表填寫全面、準確,得8分;現場核查,每漏報1個問題點位,扣1分,問題描述不清、位置記錄不準確的,發現一處扣0.5

現場核查,排查臺賬

3

全面摸清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運行維護情況,填寫完整的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及其排污口調查表。

8

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及其排污口調查表填寫全面、準確,得8分,現場核查,每漏報1個問題點位,扣1分,問題描述不清、位置記錄不準確的,發現一處扣0.5分。

現場核查,排查臺賬

4

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

8

以單個問題點位為最小單位建立問題清單和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與任務清單一一對應,齊全詳實的,得8分;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相矛盾、責任落實不明確的,發現一處扣1分。

排查臺賬

5

具有明確的“一園一策”工作措施。

8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方案完整,建設措施因地制宜、針對性強、系統性強,建設進度安排合理、責任分工明確的,得8分;根據詳實程度酌情扣分,存在前后矛盾的,發現一處扣1分。

任務清單

6

項目

建設

40分)

按照“一園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源頭排水戶整治。

石油化工、石油煉制企業應按《石油化工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H/T 3024—2017)等相關規定建設初期雨水收集管網和初期雨水收集池,確保初期雨水按規定收集并有效處理。

10

源頭排水戶整改符合要求,對照問題清單與任務清單整改率100%(按單個問題點位),得10分;未整改完成的,整改率每低10%,扣1分。

自評估報告,建設臺賬,現場檢查

7

按照“一園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園區排水管網整治。

化工園區應按要求建設專管及明管輸送的配套管網,并按規定組織開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

15

排水管網整改符合要求,對照問題清單與任務清單整改率100%(按單個問題點位),得15分;未整改完成的,整改率每低10%,扣1.5分。

自評估報告,建設臺賬,現場檢查

8

按照“一園一策”工作措施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完成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治。

依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產廢水的工業園區,對污水處理設施開展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要限期退出。

15

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整改符合要求,對照問題清單與任務清單整改率100%(按單個問題點位),得15分;未整改完成的,整改率每低10%,扣1.5分。

自評估報告,建設臺賬,現場檢查

9

長效監管機制

20分)

按要求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強化重點環境行為的日常監管。

4

滿足考核標準的,得4分;排污許可證發放率(以企業家數計)每少2個百分點扣1分,未按照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開展監測、巡查等工作的,發現1家扣1分。

評估報告、臺賬資料、現場抽查

10

建立常態化的安全運行檢查、管理機制,強化排水管網日常運維,制定并實施排水管網設施巡查、養護和維修方案,明確日常管護責任,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動態清零,確保管網設施運行良好。

4

已建管網檔案,管網巡查、檢測、清淤和維修制度及日常落實記錄等的,得4分;管網檔案不完善的扣1分,日常維護責任不明晰的扣1分,維護機制未嚴格實施的扣1分。

運維記錄等臺賬資料

11

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及其排污口運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開展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及自動監測設備等配套設施的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建立完善的臺賬管理制度,規范記錄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進出水情況等信息。

4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應按照《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 60—2009) 等有關標準做好運行維護,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運行維護宜參照《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 60—2009)等有關標準做好運行維護,自動監測設備設備運行正常,運行臺賬規范完整的,得4分;不滿足上述要求的,可視設施運行狀況和出水達標情況酌情扣分。

運維記錄等臺賬資料

12

4

定期開展入河排污口巡查并詳實記錄巡查情況,破損維護時效性強,異常排污記錄準確、上報及時的,得4分;不滿足上述要求的,可視巡查監管實際情況酌情扣分。

運維記錄等臺賬資料

13

建立工業園區應急管理機制,制定工業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有工業園區納管廢水溢漏、管網破損等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聯動機制。

4

工業園區未制定有效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或應急管理制度的,扣1分;突發環境事件處置不到位的,每發生1次扣1分;未開展每年一次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的,以建設申請之日前溯1年,每少1次扣1分。

應急預案或應急管理制度等臺賬材料。

14

扣分項*

涉水環境問題被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通報,市級以上部門督辦約談,被市級以上媒體曝光或被群眾反復投訴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排放廢水嚴重污染環境的,予以扣分。

10

因工業園區涉水環境問題被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通報的,扣10分;因涉水環境問題被市級以上部門督辦約談的,市級以上媒體曝光或被群眾反復投訴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或工業園區排放廢水嚴重污染環境的,每次扣5分。

資料調閱和輿情搜索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標"*"指標的計時間段為建設申請之日前溯1年。

?

?

?

?

?

?

?

?

?

?

?

?

?

?

?

主送:各區縣(自治縣)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委、經濟信息委、

? ? ? ? ? ? 教委、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委、商務委、衛生健康委、機關

? ? ? ? ? ? 事務管理局,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兩江新區分局,兩江新區建設局、

? ? ? ? ? ? 經濟運行局、教育局、城市管理局、現代服務業局、社會發展局、

? ? ? ? ? ? 機關事務管理中心,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生態環境局、建設局、

? ? ? ? ? ? 改革發展局、公共服務局、城市建設事務中心,萬盛經開區生態

? ? ? ? ? ? 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經濟信息局、教育局、城市管理局、

? ? ? ? ? ? 交通運輸委、商務局、衛生健康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

抄送: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兩江新區管委會辦公室、

? ? ? ? ? ? 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萬盛經開區管委會辦公室

? ? ? ? ? ? 市科技局,重慶海事局。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