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第1093號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函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的建議》(第1093號)收悉。經與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農業農村委共同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的主要內容,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2019年國家機構改革以來,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按照“摸底數、抓重點、定標準、強支撐、推示范、嚴監管、建機制”的工作步驟,牽頭出臺指導意見,工作方案等,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計建設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1700余座,設計處理能力18萬噸/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61.8%,全國中上游水平,其中,北碚區17座,設計處理能力1510噸/天。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突出規劃引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市委一號文件連續7年進行安排部署,成立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分管生態環境和農業農村的副市長為副組長,13個市級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
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區縣創建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專班,高規格組織召開現場會,有力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39個涉農區縣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十四五”期間,持續推進農村常住人口200戶或500人以上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建設,計劃新建350座設施,900公里配套管網,目前已完成規劃任務的80%、67%。
(二)堅持因地制宜,規范運行管理。結合山區庫區地形地貌、人口發展趨勢、經濟發展水平,合理選擇建設運行費用低、維護簡便、效果穩定的集中處理、分散處理等工藝技術和運維模式。市、區縣印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辦法(試行)》,規范和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開展日處理能力20噸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出水水質監督性監測。堅持問題導向,對設施運行負荷異常、水質不達標、管網破損等問題,按照“一站一策”要求整改。2023年底,國家現場抽查我市30座農村生活污水集中達標處理設施,均認定為正常運行狀態。
(三)堅持建管并重,強化考核評估。同步推進機制、設施和運管能力建設,健全部門協作、責權清晰、保障到位、監管有力的長效機制。出臺《重慶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核算細則(試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績效評估指南(試行)》,委托第三方按年度抽查評估設施運行情況,將核算結果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與資金項目安排掛鉤。完善重慶市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監管系統,納入“巴渝治水”數字應用場景。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聯合市農業農村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印發《重慶市重慶市深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動方案》,計劃按照“1446”工作體系(1個治理目標,4項治理標準,4種治理路徑,6大專項行動),堅持“以人為本、可感可及,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建管并重、長效可靠,數字賦能、智慧監管”的基本原則,以杜絕生活污水亂排亂放、未經處理直排環境為重點,實現整村推進、分類治理,整體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水平,探索山區庫區治理新模式。
一是持續開展整治,因地制宜實施整村推進,分類治理,綜合采取改廁暨戶廁糞污管控、集中資源化利用、納管處理、集中達標處理4種治理路徑,實現污水應收盡收、能用則用、應管盡管、應治盡治。二是開展已建設施提質增效,結合當地自然經濟及環境現狀,設施運行情況,對現有設施實施提質增效,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實現設施“建得起、用得了、管得住、效果好”。三是強化設施建設和運行的財政保障責任,健全污水治理機制、運行維護機制、監督評估機制、財政保障機制、公眾參與機制等。四是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監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形成共治共享氛圍。
感謝您對重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我們將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研究吸納您的建議,更好推動工作開展。
此函已經我局余國東局長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建議,請及時通過人大代表全渝通應用“代表議案建議功能模塊”進行評價。
?
附件:承諾事項列表
?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
??????????????????? ???2023年4月23日??? ??
聯 系 人:于波
聯系電話:13637804514
郵政編碼:401122
附件?
承諾事項列表
序號 |
承諾事項具體內容 (分項列出) |
承諾落實時間 |
責任單位 |
1 |
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