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第0768號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函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能力的建議》(第0768號)收悉。經與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共同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的主要內容,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2019年國家機構改革以來,市生態環境局按照“摸底數、抓重點、定標準、強支撐、推示范、嚴監管、建機制”的工作步驟,牽頭推進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計建設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1700余座,設計處理能力18萬噸/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61.8%,處于全國中上游水平。其中長壽區16座,設計處理能力3350噸/天。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位推動,規劃引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市委一號文件連續7年進行安排部署,
成立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分管生態環境和農業農村的副市長為副組長的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區縣創建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專班,高規格組織召開現場會,有力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39個涉農區縣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在全市“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建制鄉鎮及農村常住人口1000人聚居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的基礎上,“十四五”期間,持續推進農村常住人口200戶或500人以上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建設,計劃新建350座設施,900公里配套管網,目前已完成規劃任務的80%、67%。
(二)分類施策,強化監管。綜合考慮我市山區庫區、山地丘陵環境敏感程度、環境承載力、排放去向等因素,因地制宜采用納管處理、集中達標處理、資源化利用等模式,
出臺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和資源化利用指南、技術匯編。涪陵區和合川區模式入選生態環境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案例(連續2年),《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內參》刊登、采訪相關做法。持續開展日處理能力20噸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監督性監測。堅持問題導向,對運行負荷異常、水質不達標、管網破損等問題,按照“一站一策”要求推進整改,確保實施。
(三)長效運行,強化保障。全市39個涉農區縣1278座設施采取由81家第三方平臺公司實施“投、建、管、運”一體化運營,占比達到74%。各區縣財政強化真金白銀投入,2023年共投入近9214萬元保障設施運營維護。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出臺文件,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績效管理。市生態環境局按年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評估、編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核算細則》等文件,將核算結果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與資金項目安排掛鉤。完善重慶市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監管系統,納入“巴渝治水”數字應用場景。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將組織編制《重慶市深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動方案》(2024—2027年),計劃按照“1446”工作體系(1個治理目標,4項治理標準,4種技術路徑,6大專項行動),堅持“以人為本、可感可及,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建管并重、長效可靠,數字賦能、智慧監管”的基本原則,以杜絕生活污水亂排亂放、未經處理直排環境為重點,實現整村推進、分類治理,整體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水平,探索山區庫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
一是以區縣為基本單元,推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著力構建“區縣政府主導+法人主體運營+生態環境部門統一監管+鄉鎮日常監督巡查+村民參與”的治理機制。二是推進已建設施提質增效,結合當地自然經濟及環境現狀,管理保障能力水平、生產生活習慣,對現有設施實施改造,提升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三是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成效常態化調研評估要求,確保治理完成的行政村社滿足“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群眾反映”。
四是強化設施建設及運行維護的財政投入責任,加強公眾參與監督,宣傳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感謝您對重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我們將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研究吸納您的建議,更好推動工作開展。
此函已經我局余國東局長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建議,請及時通過人大代表全渝通應用“代表議案建議功能模塊”進行評價。
?
附件:承諾事項列表
?
?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
??????????????????? ???2023年4月24日??? ??
聯 系 人:于波
聯系電話:13637804514
郵政編碼:401122
附件?
承諾事項列表
序號 |
承諾事項具體內容 (分項列出) |
承諾落實時間 |
責任單位 |
1 |
無 |
|
|
?
????????????????????????????????????????????????????